年假剛過,馬上回歸平常的日子.
俺做的蛋炒飯,哈哈..
炒飯,大概跟壽司或sandwich相同的等級.
最起碼比白飯糰高級也豐富,當然,製作技術也會高一些些.
有人不會炒飯的嗎?
小時候放學回家或從外面野回來的時候,常常就是到飯鍋裡挖一團飯,
再和上鹽巴捏一捏就是基本版的飯糰了.
不過,大人看見了都會罵.
猴子才吃飯糰! (阿公隔壁鄰居養的猴子就是吃飯糰長大的)
印象中,桃太郎的猴子也是跟他分食飯糰的.
大人不贊成回家捏飯糰吃,一來不衛生(小孩難得把手洗乾淨)
再來是容易養成敷衍苟且的習性 (懶得正經做事與洗碗筷)
所以,也就很少再捏飯糰吃,改成以糖水泡飯.(味道最好的就是紅糖)
剛過完年,所以還有年菜,配著炒飯一餐就解決了.
回到平常日子,外食是不可免的,餐盒人生又開始新的週期.
餐盒上的警語不是寫著好看的,這種量產的東西他們都算得很準.
細心一點的話,你會發覺賞味期真的就在當下.
菜色雖然多樣,但某些固定的菜餚通常是事先加工調理或是由協力廠家
分工製作後再調理分裝的.最近期的應該就是現炒的青菜吧!
生活型態與步調改變之後,衣食住行等生活要件也跟著變遷.
同學中發跡最早的是做小饅頭起家的,而且是從大都會中的小角落裡發跡.
在我們還在等面試之前,他已經有了一台廂型車,而且每天忙得不得鳥,光送個小饅頭就要花上大半天的.
當時我們都覺得納悶,平平16歲那A差那麼多?? 我們是一年難得吃個饅頭,他這一車車的饅頭賣給誰呀!?
原來是畢業後,他跟著老芋仔做事,(先是送貨,後來也幫做饅頭)過了不久,老芋仔看他勤奮,老實,耐操,有擋頭...
剛好也想退休養老了,將整個店讓給他,同學也就這樣接手下來,忙歸忙,但總算也闖出一片天.
聖經上說:憐恤人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蒙憐恤.
同學也因著勤奮而蒙受憐恤,成了有福的人,所以,勤奮的人也是有福的.
同學的例子當時是沒想得那麼多,步入社會後卻發現類似的模式卻越來越多.
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,光是”食”這個區塊已經不是僅止於傳統的固定模式.
不只多樣,也趨於便利與即時.除了泡麵更精進,其他各式各樣的傳統食物也紛紛被開發.
不但定點販售的產品如此,某些餐飲行業也多所變革.
在學校宿舍還沒完成之前,我們這些寄宿生也多半自行打理日常起居.
同學間的吃飯問題也大多依附在省府餐廳.(很跩吼,都跟政府官員平起平坐.哈哈...)
餐廳也跟各廳處一樣,有編碼也有階級特色.
學生嘛! 當然找最平價也最有媽媽味道的主廚搭伙.
煮飯的阿姨,年紀也與媽媽相仿,同樣是台味十足,而且飯鍋裡的飯也是不受限的讓我們挖個夠!
我們這些牛頭馬面能長得那麼壯又那麼帥,不用去追女孩子,娶某免聘金...這阿姨媽媽居功闕偉.
同學中有人拜阿姨為乾媽,還敎她草商的女兒功課.
在省府餐廳遊走,也去過不同特色的餐廳打過食,
印象較深刻的就是有一家餐檯上擺的不是熟食,而是一盤一盤的生食.
望著那些青椒,胡蘿蔔絲...等等蔬菜還真是不知所措.
跟著老鳥走一趟之後終於明白了.
原來,這就是所謂的快炒10秒鐘.也相當於現今的鐵板燒跟熱炒餐廳.
過年往外吃餐廳,年菜用預購的,平時菜市場的熟食攤,生鮮超市的配菜組合,調理食品,冷凍,微波食品...
這些五花八門的吃食,甚至現在的人力派遣,物業委外...等玩藝兒也不是啥新鮮事了.
人的活動造就新的環境;新的環境也左右著人的生活.
家裏的生鮮食材都有,可是,我卻看到蘇菠麵開始吃泡麵.
世代不同,吃食也相異.
我帶他到彰師附工時,曾試著要他去張羅午餐.
心想學區街道上的吃食多樣且豐富,看看他會帶回什麼樣的午餐.
結果,拿回來的是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跟瓶裝飲料.
雖然啼笑皆非,但卻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.
是父母們替孩子做得太多了呢? 還是無形中也剝奪了孩子許多機會??
漢聲有一套童書,其中一本是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.
每個人對任何事都有第一次,重要的是,這第一次莫差人家過多. 該飛的時候,可別還賴在地上.
我常看到伍教授拿著購物袋上黃昏市場,看似簡單其實不易.
小時候跟鄰居姊姊上菜市場,她媽媽要她去買鯊魚肉.
到了魚販那兒,老闆問她要買多少?
她說買一尾就好.
兩個人當然是空手而回了.
打工時輪到我當採買,我不知要買什麼菜...
煮飯的阿姨告訴我就買魚呀,肉呀,再買些青菜.苦瓜好煮湯...
末了又交代我記得買魚脯仔(小魚乾)...
賣乾貨的問我要多少? 我說一斤.
結果阿姨給的錢最後只夠買青菜跟苦瓜.
長大後到市場買魚,看到吳郭魚蠻結實的,就叫老闆殺兩尾...
付了帳之後也沒多餘的錢再買其他的菜了.
原來,那兩條吳郭魚叫赤翅仔.
轉述 來源
伍教授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,一位博士也能如婆婆媽媽一般上菜市場買菜,功力可見一斑.
蛋炒飯,再簡單不過了.
可是,不去做或是不會做,仍是一輩子的難事!
自己炒的;當然全都到自己肚子裡了.
嚐嚐瘐澄慶的吧!
阿基師教炒飯
偷呷步,是不是很簡單捏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