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11/10

11_0411 甜的包糖,鹹的包菜


清明節那天我們在屘叔的玉米田採玉米,我跟蘇菠麵的阿嬤一組,提著籃子進入玉米田後才發現忘了帶刀子.

正想回頭去拿,阿嬤說不用啦,我這邊有;接著從她的包包裡拿出一把水果刀給我.

我說,沒事在包包裡放個水果刀做啥?

阿嬤說,她準備割些香蕉葉回去做"草阿貴".

4月11日,回家後發現餐桌上擺了三大包的"貴".阿嬤的"草阿貴"已經做好;也送過來了.



這張沒打閃燈,所以顏色不準.沒甚好看頭,可是口味一點也不差.看葉梗細細的,應該是找不到香蕉葉改換月桃葉吧!


這些"貴"是特地為蘇菠麵做的,可是這蘇菠麵狗眼看"貴"低,很少看他主動捧場.他的最愛是"阿嬤牌冷凍水餃"

這外貌協會的會員錯失了好口福也是活該啦.正好讓我這老子一人獨享,哈哈..讚!

甜的豆沙餡仍是傳統的手工花豆餡料,跟 "阿拉貴" 一樣.


鹹的餡料則有香菇,蝦仁與"菜脯米"(蘿蔔絲)


外表都一個樣,也沒做記號,甜鹹只能挖開外皮才知道.我一口氣得來個三顆才可解解饞,呵呵...


做"草阿貴"很費工,攙在上面那細細的綠色條紋就是艾草.我只會吃;不會做.

據說需將新鮮的艾草乾燥後再揉過,然後挑掉較粗的葉梗葉脈再混到糯米糰揉好才能包餡,光是艾草的部份就夠你瞧了.

清明掃墓聽長輩說還有一個典故

清明時墓地裡都會有一些孩子(特別是生活較清苦的人家)向前來掃墓的人"要墓粿"(這墓粿就是草阿貴)

在乞求之時口中還會唸著:暮昏;墓昏,一塊粿來分.(閩南語,還押韻呢.)

這時前來掃墓的主人家通常會分給這些孩子一些"墓粿",免得日後被挾怨報復破壞風水.(墓仔埔也是放牛的地方)

當然,目前已不復見這種習俗了,不過,倒有些像西方的Halloween,不給糖就搗蛋. 呵呵..

霧峰草湖路上有一戶民宅門口掛牌在製作販賣,不過我不曾交關過就是. 家裡有的,就不用出去買了,不是嗎?

寫了半天,好像跟標題不相干.

其實"甜的包糖,鹹的包菜"是村子裡揶揄賣包子的老榮民叫賣的口音,後來衍伸為大人拒絕小孩吵著要買包子的藉口.

蜈蚣崙就是埔里榮民醫院(現在好像成了仁愛之家了)前的小村子,早期榮民醫院住的都是一些在那邊療養的榮民.

講的是國語,與村民們也不容易溝通,而麵食在這傳統的小村子裡也不普遍,賣包子饅頭的"兵仔"也會到村子

裡叫賣,小孩子對那從沒見過吃過的東西當然好奇,更別說咬一口嚐嚐了.

在物質不是很豐裕的小農莊裡連吃一條混在"豬菜"(大鍋煮來餵豬的蕃薯葉)裡的小蕃薯都是奢侈的,更別

說是包糖包菜的包子了.

因此大人都會嚇唬小孩:唉呦~那好不衛生啊!你沒聽他說甜的包躺(蟲)鹹的包(賽)嗎?你還吃?

哈哈....這就像現在"大餅兒"一直被以"豆標"的諧音沿用至今.有意思吧!

不過,隨著時間與相互的溝通,"榮民院"的"兵仔"與村子裡的人也漸漸熟稔了起來,身體稍稍康復的榮民們也

會到村子裡散散步與村民們閒話家常,對離鄉背井的榮民們,和善的村民與樸素的村落不也讓這些仍在療養

的榮民們有份心靈上的慰藉與補償嗎?

阿嬤年輕時,有一天一位榮民到家裡來,央求阿嬤可否讓他用家裡的水好好洗個澡,他願意付費的.

阿嬤說不行,水缸裡的水已經沉澱淨化過了(加了明礬)那些水是用來燒飯煮菜的.

他若要洗澡,阿嬤可以到河裡挑水回來讓他洗,但不會收他一文錢.

於是阿嬤擔起水桶(菜園澆菜那種大木桶)來回超過500公尺到河裡挑水回來讓他洗澡.

這件事我們都不知道,阿嬤也從未提起.

一直到921地震後,有一天一位老榮民突然找到阿嬤家,確認了阿嬤的身份之後才說

地震之後他獲知埔里的災情非常嚴重,因此重回故地想找阿嬤,結果阿嬤已經不住埔里了,又費了一番功夫

打聽之後才找到阿嬤,登門造訪只是想確認災後是否無恙,有無需要他幫忙的地方.

我沒見過這位榮民伯伯,但一擔水能讓他感念一輩子,事隔50年在這麼大的災害後又能重逢還真是個福報.

阿嬤樹立的典範與積德不也是子孫們的福氣嗎?

"甜的包糖,鹹的包菜" 令人莞爾的記憶.

2011_0526更新

吃過"草阿貴"不能不知艾草長什麼樣.

這就是新鮮的艾草.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