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11/10

12_0128 台灣製造


過年期間吃的都是較油膩的菜,其中有一道燉羊肉.為了配沾醬所需買了豆腐乳.原本是買小瓶的就夠了,但

到了超市看到有大瓶的,心想,這陣子吃得太油了,也來點清淡的好了.而新當選的總統與副總統之前也送了

兩包 平安米 就拿這兩包平安米煮個稀飯配配豆腐乳,所以就拿了大瓶的.



撕開瓶蓋上那層塑膠膜把蓋子打開....奇怪,怎打不開呢?

拿毛巾墊著開,用力開,夾在兩腿間開,..把手洗乾淨來開,..戴上手套開...左開,右開,就是打不開.

正準備拿鐵鎚來敲時...看到瓶子底下那行字了...


"若瓶蓋打不開請用吹風機加熱軟化即可打開" 原來,要吃他們家的豆腐乳還要準備吹風機喔.

瓶蓋打不開, 為了"愛吃"我自會想辦法.你們家的瓶蓋要用吹風機才能打開;你不說還好,說開了我就火大.

因為這行"密技"不是另外貼上去的;而是與標貼同時印上去的.

那就表示你們早就知道這件事,為了讓人順利打開瓶蓋,所以也將這"密技"一併印上去.

我不知這密技是瓶蓋的製造商告訴你們的還是你們自行"研發"出來的...

我不會再買這瓶豆腐乳就是!

不是因為瓶蓋難開的問題,也不是因為加註"密技"讓人無法發揮想像去打開瓶蓋的"成就感".

而是你們對產品與顧客的心態.

蓋子難開,直接影響顧客的心情,加註"密技"只是暴露了廠商敷衍,馬虎的心態.

塑膠蓋難開,只有模具與材質兩個問題,你們不求精進,馬虎行事將不便留給顧客...顧客當然有選擇.

即使瓶子裡是人間美味,在品嚐之前已先壞了心情.(開塑膠瓶蓋需如此,我是頭一回遇到)

看看其他人的例子

三合一的沖泡咖啡


新加坡的G7


摩卡


馬來西亞的咖啡先生


鵲巢


以前從來不會去標榜的"台灣製造"


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標示


咖啡先生我最早接觸時是新加坡製造,不管是撕開咖啡包或口味都沒問題.

後來有了很難撕開,且稍稍不慎就會突然撕爆把咖啡粉灑得一蹋糊塗...

原來,那種包裝是大陸廠生產的,所以被我除名.

摩卡,鵲巢,伯朗,麥斯威爾,UCC,古坑,真鍋...這些都是在咖啡先生除名後才接觸的.

馬來西亞的咖啡先生與新加坡的相較,仍是略遜一籌.

有廠牌的沖調飲料包裝,我撕過感覺最爽的...就是"桂格"

G7的包裝上畫了一把剪刀,表示他們建議你用剪刀剪開(事實上用手指也可順利斯開)

鵲巢直接印上"由此撕開"並標示箭頭方向(照著做也沒問題)

其他的在小缺口處標示三角箭頭,順著做也可徒手撕開享受香濃的咖啡美味了.

豆腐乳的瓶蓋,也透著一家廠商經營者的心態.

好不好開有關係嗎?

我看過的故事有一則大概是這樣描述的...

"...心想父親的藥不是都放在胸前袋子裡嗎? 當時沒看到藥瓶,他應該有拿出來吃才是,怎會..."

"...後來才在地上發現那瓶尚未完全打開的藥瓶...原來在緊要關頭,他無法打開瓶蓋..."

你說,有沒有關係呢?

很多人挑商品時,會在意產地.而"台灣製造"也不知在何時成了優質產品的產地.

可是,有沒有人注意到...

也有很多外籍員工在台灣的生產線上"製造"著產品...

你是在意"產地"還是在意"產品"呢?

沒有留言: